市县热点当前位置:焦点资讯甘肃网 > 市县热点
【工业强区 生态美区 教育名区·教育篇】平川二中深耕"和雅文化"育人体系 以特色品牌赋能教育名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5-08-29  来源:平川融媒

 在平川区“教育名区”战略深入推进过程中,平川二中以“和而不同,雅而有致”为办学愿景,深耕“和雅文化”育人体系,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构建起环境浸润、课程创新、活动赋能的全方位育人体系。

走进平川二中,教学楼的命名格外引人注目,“和中楼”“和雅楼”,校园内七栋主体建筑均以“和”为核心命名,楼名与功能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地标。校园内主题长廊、生态景观与人文建设相得益彰,实现一步一景皆教化的育人环境。

平川区二中八年级八班学生曾格:“校园里一步一景,让我们不经意间感受‘和’与‘雅’;艺术节、德育活动等多元体验,让我们在实践中成长。‘和雅’让同学相处更融洽,也让我养成了儒雅言行与坚韧品质。往后我会先沉下心,在日常里慢慢琢磨‘和雅’的深意,比如待人时的包容是‘和’,处事时的得体是‘雅’。吃透了这些,再从自身做起,与同学相处时多一份体谅,课堂上多一份专注,把‘和雅’落在实处。”

平川二中教师师自艳:“在这种精神的督促下,我校的教学质量和校园文化都有了很大改变。比如我们的教学楼就叫作‘和中楼’和‘和梦楼’,寓意我们师生有梦想有追求,新建成的大礼堂叫作‘和润楼’,体现了我们‘和而不同、雅而有致、润物无声’的‘和文化’精神,同时在教学楼楼道等各处都张贴了《六尺巷》《将相和》等经典故事,寓意‘以和为贵’的精神。让同学和老师在不经意间受到‘和文化’的熏陶。”

科技飞速发展,平川二中也通过数字技术深化课堂改革,全校覆盖智能教学终端与希沃白板,构建起了“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研模式。2024年获批“白银市地理学科基地”,建设GIS实验室及实验地理室,推动区域地理教育资源共享。科创领域获评7项国家级荣誉,人工智能实验室与跨学科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平川区二中八年级八班学生李汶书:“‘和雅文化’如细雨般浸润着我们的成长。在课堂上,这份理念更显鲜活,老师总引导我们在诗词里找‘雅’,读《论语》‘和为贵’悟相处之道,写对联时讲究‘对仗工整’练雅趣。我常和同学讨论课文里的和雅细节,比如《陈太丘与友期行》里的守礼,慢慢懂了‘雅’是言行有尺,‘和’是体谅共情。

平川二中教师王金霞:“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构建‘和雅’课堂,旨在实现和谐对话、开放探究的教学场景。通过国家教育云平台和阅卷系统精准分析学情;通过素质教育数字化平台,联通家校,架起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另外,我们平时注重开展常态化德育活动,以艺术节、读书节等方式,将‘和善包容、坚韧勤勉’的校风内化为行为准则。”

平川二中的“和雅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培育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及教学能手10人,市级以上荣誉获得者超80人次。学生中考成绩持续领先,科创竞赛屡获国家级奖项,学校还获评“甘肃省德育示范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等称号。

平川区二中副校长张学东:“平川二中深耕‘和雅文化’近二十载,形成了‘和而不同,雅而有致’的文化底蕴,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构建起环境优雅、课程创新、活动赋能的‘三全’育人体系,让‘和’的包容共生、与‘雅’的品格修养深植师生心灵。今后,学校将继续构建成体系的和雅文化,让‘和雅’之光照亮更多学子的卓越人生。”

平川二中的教育实践证明,当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当特色文化与区域发展战略同频共振,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也为我区教育名区建设注入持续动力。

上一篇:平川区开展 “听民声 汇民智 启新程” 民情恳谈会暨人民建议线下专题征集活动
下一篇:【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平川交警:织密交通安全网 守护群众平安行
  • 15682827113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沈阳荣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辽ICP备2024028110号-3  技术支持:甘肃启航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辽B2-202407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编号:辽网文(2024)2654-41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辽)字第02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