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当前位置:焦点资讯甘肃网 > 最新动态
天水:守护文化根脉绽放时代光彩
发布时间:2023-09-07  来源: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髓和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19年在视察甘肃时指出:“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天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天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大力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名城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注重文化挖掘、注入与表达,努力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伏羲文化“火”起来

      6月22日上午9时50分,伴随着34通响鼓、9响钟鸣,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3(癸卯)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幡旗招展、钟磬悠扬的伏羲广场隆重举行。

      当日,无数华夏儿女怀虔敬之心,执太牢之礼,以雅乐之仪聚首天水,致祭于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作为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源地,天水素有“羲皇故里”之称,历来就有民间和官方祭祀伏羲的传统和习俗。早在春秋时期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水流域用三牢之礼祭祀伏羲,秦汉至明清祭祀不断,相沿成习,留下了卦台山等历史地理标识和伏羲庙等文化遗址。自1988年恢复公祭伏羲大典以来,这已是天水举办公祭伏羲大典的第三十四年。可以说,公祭伏羲大典已成为甘肃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成为宣传甘肃、宣传天水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而在伏羲大典举办的前一天,由全国13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智囊团”更是相聚天水,共同探寻伏羲文化之“根脉”。

      可以说,天水始终矢志不渝致力于伏羲文化的发掘与弘扬。近年来,天水市委、市政府更是做出“打造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决策部署,将伏羲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厚植人文根基、激发产业动能、助推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推出一批理论作品、文艺精品和文化产品,取得了积极成效。

      文化遗产“活”起来

      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于一身的麦积山石窟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美誉。虽然暑期已过,但麦积山景区热度不减,游人如织。而与此同时,石窟修复保护工作也在同步跟进。

      在麦积山最大的宫殿式洞窟第4窟内,暖色的灯光照亮洞窟,身着工装的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研究室文物修复师牟常有正在默默修复一尊佛像的莲花底座。作为石窟保护人,牟常有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麦积山石窟“微笑永驻”,持久绽放艺术魅力。

      近年来,经过加固、修复、渗水治理和生物防治等保护工作,曾饱受“水患”“鸟患”摧残的古老石窟,如今得以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形成美好和谐的山水石窟画卷。

      “麦积山石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和各民族交往交融的结晶。目前,我们正在着力深挖丝绸之路文化内涵,做好麦积山石窟艺术价值的创造性转化,让这份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使得整个麦积山大景区成为人们欣赏石窟奇观、品鉴丝路文化的旅游胜地。”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负责人说。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传承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滋养。多年来,天水市以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主题,以历史文脉守护和中华文明传承作为城市担当和时代使命,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显著。

      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麦积山石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天水市博物馆成功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47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1337处。有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2家,馆藏文物11万余件。有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105家。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历史文化名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历史文化名村2个。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天水特色文化大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化旅游“融”起来

      初秋时节,步入秦州区平南镇苏湾村民俗庄园,宛如亲历了一场古今时空的转换:仿古城墙鳞次栉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与绿树红花相映成趣,白天夜晚景色各异。

      苏湾民俗庄园占地500亩,包含“一馆、一坊、二园、六区”,即民俗博物馆、传统百工坊、农耕文化园、生态采摘园、古街古建区、人工湖景区、特色餐饮区、休闲垂钓区、生态观光区、云海观景区等。当地通过深入挖掘传承农耕文化,让乡村旅游根植农耕文化、融合农耕文化、延续农耕文化,“农业+旅游”提升生态农业附加值,营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愁乡韵,让乡村旅游融合“本土本真本味”“生产生活生态”,苏湾村也因此成为“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在这里既能让自己寻得一片放松的净土,也可以带孩子采摘蔬菜、草莓,让远离田间地头的孩子更‘接地气’,又能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前来游玩的李先生说。

      苏湾民俗庄园只是天水高质量发展、文旅深度融合走实走深的实践之一。近年来,天水市坚持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发展,深化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突出产业富民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耕文化,为当地文旅发展不断增添新活力,一个“文旅融合、商旅并举、景城一体”的全域旅游新路径正在形成。

      从红火的乡村大院到城市密布的图书馆、博物馆,从红色旅游升温到戏曲、剪纸等非遗文化焕发新光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文化惠民工程“遍地开花”。如今,放眼龙城大地,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一张张独特的民族文化名片,彰显着天水的独特印记和文化底蕴。文化传承亮点频出、文旅融合异彩纷呈、文艺精品层出不穷、公共文化蓬勃发展,天水大地锦绣斑斓,一幅幅激扬文化自信的壮丽画卷,正在新时代徐徐展开。

上一篇:长图丨这些文创产品的“真容”,你见过吗?
下一篇:2023年兰州市惠民演出——舞蹈精品晚会精彩亮相黄河岸畔
  • 15682827113
Copyright  ©  202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沈阳荣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辽ICP备2024028110号-3  技术支持:甘肃启航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辽B2-202407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编号:辽网文(2024)2654-41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辽)字第02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