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指南当前位置:焦点资讯甘肃网 > 旅游指南
甘肃,被低估的“熊猫故乡”
发布时间:2025-10-23  来源:微游甘肃

10月19日

兰州野生动物园里

一个特殊的“西北娃”——

大熊猫“曼兰”诞下的雄性幼崽

迎来了自己的满月礼

这只在陇原大地上出生的熊猫宝宝

标志着甘肃省人工圈养大熊猫首次成功繁育

意义非凡

这是兰州野生动物园大熊猫幼崽。新华社发

甘肃,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

当我们为这只圈养的熊猫宝宝送上祝福时

可曾知道:

在甘肃的崇山峻岭中

还生活着

一群更为庞大而神秘的野生大熊猫家族?

提起大熊猫

你的第一反应或许是四川、陕西

但你可能不知道

我们甘肃

同样是大熊猫不可或缺的故乡!

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裕河园区

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

甘肃生活着132只野生大熊猫

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

是我国野生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之一

原来这些“国宝”

就漫步在我们身边的绿水青山之间

      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

揭秘甘肃野生“滚滚”的硬核生活

全省85.6%的野生大熊猫生活在白水江园区内

白水江园区横跨秦岭、岷山两大山系

地处横断山脉岷山山系

是全球地质地貌最复杂的地区之一

园区内最高海拔4072米,最低595米

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特有动植物物种


 

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园区

与动物园里“养尊处优”的亲戚不同

甘肃的野生大熊猫过着真正的“硬核”生活

它们是适应力超强的“西北硬汉”

甘肃片区的野生大熊猫

均分布于海拔1700米以上

摩天岭一线的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带中

为了在这片土地上生存

它们练就了比南方同类更“皮实”的体质

展现出惊人的环境适应力

      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白马河区域出现的大熊猫

它们是精通时令的“竹林美食家”

甘肃岷山山系的丰富竹种是它们的主食

这些美食家深谙“不时不食”的道理

在这片广袤森林里

它们循着季节变化

精准地寻找最鲜嫩的竹笋和竹叶

它们是自在独行的“山林隐士”

每一只成年野生大熊猫都有自己的独立领地

它们独来独往

通过留在树干上的气味标记传递信息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默默维系着种群的延续

守护2570平方公里的“国宝”家园

兰州野生动物园大熊猫的成功繁育

展现了我们在人工保育方面的卓越进步

然而

这份对生命的珍视

更体现在对那132只野生“隐士”的守护上

10月18日

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管理局正式揭牌

这标志着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的工作

进入实质性阶段

巡护员上山巡护监测

在野外

甘肃建立了以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核心的保护区体系

守护着超过2570平方公里的大熊猫栖息地

巡护员们年复一年地穿越密林

监测熊猫活动

打击盗猎盗伐

同时通过持续的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

为这些“原住民”打造更宜居的家园

保护工作同样离不开公众参与

白水江自然博物馆

大熊猫驯养繁殖中心

西沟白水江生态体验馆等场馆

通过抖音科普、VR体验、林间课堂等多元形式

为参观者呈现出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悠然自得的活动画面

让公众得以直观感受国家公园的生机与美丽

从而在情感共鸣中

筑起一道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识“长城”

兰州野生动物园里熊猫宝宝的满月

是一曲喜悦的序章

它让我们再次将目光投向家乡的绿水青山

记起那里还生活着一群珍贵的“原住民”

它们的存续

是自然对甘肃最珍贵的馈赠

也是这片土地生态健康的最佳证明

甘肃

这片被低估的“熊猫故乡”

正用它的方式

书写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故事

这个故事

值得被更多人知晓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 15682827113
Copyright  ©  202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沈阳荣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辽ICP备2024028110号-3  技术支持:甘肃启航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辽B2-202407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编号:辽网文(2024)2654-41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辽)字第02068号